首页 > 两汉的诗句

不学自知,不问自晓,古今行事,未之有也。

时间:2022-09-18 两汉 查看: 230

摘自《论衡·卷二十六·实知篇》

解释:不用学习天生就知道,不用求教于人什么都明白,自古至今,这样的事从未有过啊。

原文摘要:
平〔土〕有宫台之兆,犹韩信之睹高敞万家之台也。先知之见,方来之事,无达视洞听之聪明,皆案兆察迹,推原事类。春秋之时,卿大夫相与会遇,见动作之变,听言谈之诡,善则明吉祥之福,恶则处凶妖之祸。明福处祸,远图未然,无神怪之知,皆由兆类。以今论之,故夫可知之事者,思虑所能见也;不可知之事,不学不问不能知也。不学自知,不问自晓,古今行事,未之有也。夫可知之事,推精思之,虽大无难;不可知之事,历心学问,虽小无易。故智能之士,不学不成,不问不知。难曰:夫项托年七岁教孔子。案七岁未入小学而教孔子,性自知也。孔子曰:“生而知之,上也。学而知之,其次也。”夫言生而知之,不言学问,谓若项托之类也。王莽之时,勃海尹方年二十一,无所师友,性智开敏,明达六艺。

注释参考

不学

(1).不学习;不求学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不学《诗》,无以言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疾谬》:“诚知不学之弊,硕儒之贵。” 宋 曾巩 《宜黄县县学记》:“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而为天下之吏,又承衰弊之后,而治不教之民,呜呼!仁政之所以不行,贼盗刑罚之所以积,其不以此也歟?”

(2).谓没有学问。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经籍会通二》:“又以《文选》 李善 注在五臣后,其疏浅不学,几於 王侍书 题阁帖矣!”《老残游记》第三回:“兄弟以不学之资,圣恩叫我做这封疆大吏。”

自知

自知 (zìzhī) 认识自己;自己明了 know oneself

不问

(1).不慰问。《周礼·秋官·大行人》:“出入三积,不问壹劳。”

(2).不过问;不询问。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“ 汉王 以为然,乃出黄金四万斤,与 陈平 ,恣所为,不问其出入。” 唐 李商隐 《贾生》诗:“可怜夜半虚前夕,不问苍生问鬼神。” 宋 曾巩 《兜率院记》:“至于浮屠人虽费如此,皆置不问,反倾府空藏而弃与之。” 夏衍 《不愁没有工作》:“但是 上海 就是这样的可以放置不问了吗?”

(3).不管;无论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耕田》:“凡耕:高下田,不问春秋,必须燥溼得所为佳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燕子赋变文》:“雀儿出来,不问好恶,拔拳即搓。” 元 关汉卿 《救风尘》第三折:“不问官妓私科子,只等有好的来你客店里,你便来叫我。”

(4).不依法处分;不追究刑事责任。 唐 韩愈 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朕即赦 元济 不问,迴军讨之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兵部·武弁杀邑令父子》:“乃父子俱死箠楚,寧非衣冠奇祸,何以置 兴 不问? 兴 寻病,得伏枕死。” mao1~11*1东 《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》:“在这个问题上,必须实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,即首恶必办,胁从者不问,立功者受奖的政策,不可偏废。”

古今

古今 (gǔjīn) 古代和现代 ancient and modern 古今差异

行事

行事 (xíngshì) 办事;做事 act;handle matters 行为 behavior;conduct
展开全文
上一篇:为世用者,百篇无害;不为用者,一章无补。
下一篇:人有所优,固有所劣;人有所工,固有所拙。
输入字:
相关知识
夫礼之初,始诸饮食

夫礼之初,始诸饮食_摘自《礼记·礼运》解释: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,始于饮食活动之源。原文摘要:胡不遄死?』是故夫礼,必本于天,殽于地,列于鬼神,达于丧祭、射御、冠昏、朝聘。故圣人以礼

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;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

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;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_摘自《礼记·学记》解释:优秀的冶匠的儿子,一定是先学习缝制皮衣;好的射手的儿子,一定是先学会用竹条编制器具。比喻学习一定要由浅入深。原文摘要:之;不善学者,师勤

面誉者不忠,饰貌者不情

面誉者不忠,饰貌者不情_摘自《大戴礼记·文王官人第七十二》解释:当面奉承的人往往不忠实;掩饰面目的人往往没有真情。原文摘要:以亲,货贿以交,接利以合,故得望誉征利,而依隐於物,曰贪鄙者

多私者不义,扬言者寡信。

多私者不义,扬言者寡信。_摘自《大戴礼记·文王官人第七十二》解释:更多地考虑自己私利的人没有道义可讲;说大话的人很少能实践诺言。原文摘要:利,而依隐於物,曰贪鄙者也。质不断,辞不至;少其

君子多知而择焉,博学而算焉,多言而慎焉。

君子多知而择焉,博学而算焉,多言而慎焉。_摘自《大戴礼记·曾子立事第四十九》解释:君子要能够识别多种人并区别对待,能够广泛地学习并辨别好坏,多参与谋议并出言谨慎。原文摘要:之言。故曰:与其奢也宁俭,与其

君子执仁立志,先行后言,千里之外,皆为兄弟,苟是之不为,则虽汝亲,庸孰能亲汝乎

君子执仁立志,先行后言,千里之外,皆为兄弟,苟是之不为,则虽汝亲,庸孰能亲汝乎_摘自《大戴礼记·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》解释:君子坚持仁爱,坚定志向,先做后说,千里之外都是兄弟。假如你不这样做,那么即使是你的亲人,哪又有谁肯亲近你呢!原文摘要:

得贤者安存,失贤者危亡

得贤者安存,失贤者危亡_摘自《大戴礼记·保傅第四十八》解释:得到贤能之士治国理政,则国家就安定存在,失去贤能之士的辅政,则国家就有危亡之虞。原文摘要:止,又以尸谏,可谓忠不衰矣。纣杀王

衰世好信鬼,愚人好求福。

衰世好信鬼,愚人好求福。_摘自《论衡·卷二十五·解除篇》解释:没落的时代喜好相信鬼魅,愚蠢的人们喜好祈求福分。原文摘要:法,缘古逐疫之礼也。昔颛顼氏有子三人,生而皆亡,一居江水为虐鬼,一

牛刀可以割鸡,鸡刀难以屠牛。

牛刀可以割鸡,鸡刀难以屠牛。_摘自《论衡·卷十二·程材篇》解释:宰牛的刀可以杀鸡,杀鸡的刀难以宰牛。原文摘要:治本,文吏理末,道本与事末比,定尊卑之高下,可得程矣。尧以俊德,致黎民雍。孔子曰

人有所优,固有所劣;人有所工,固有所拙。

人有所优,固有所劣;人有所工,固有所拙。_摘自《论衡·卷二十八·书解篇》解释:人有优点,也必有缺点;人的技能有巧的一面,也必然有笨拙的一面。原文摘要:则精有所尽索。著作之人,书言通奇,其材已极,其知已罢